七、肺隐球菌病

七、肺隐球菌病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多由吸入环境中的新生隐球菌引起。多发于免疫抑制宿主,如艾滋病患者;约20%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
新生隐球菌属于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酵母细胞直径4~6μm,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性,可分成A、B、C、D四个血清型。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吸入,新生隐球菌随气溶胶吸入肺部后可被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清除。如吸入菌量大,超过机体的防御功能可发病。肺隐球菌病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肿结节或肿块,可为单个或多个,直径约1~8cm,多数在胸膜下,常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癌。镜下可见肉芽肿内有隐球菌和巨噬细胞。有时巨噬细胞排列在病灶周围甚似结核结节结构。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毫无症状。轻者可有发热,干咳,偶有少量咯血,乏力,体重减轻。重症患者有气急和低氧血症。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征象为胸膜下结节,也可表现为肺炎、多发结节、空洞、肿块样损害。
诊断需要组织学和微生物学证据。合并脑膜炎者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镜检发现隐球菌有助于诊断。
治疗上可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