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一、房窒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prematureatriovent,icularjunctionalbeats)简称交界性期前收缩。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可前向和逆向传导,分别产生提前发生的QRS波群与逆行P波。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0.12秒)、之中或之后(RP间期<0.20秒)。ORS波群形态正常,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形态可有变化(图3-3-14)。
二、房室交界区性逸搏与心律
房室交界区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自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下列情况时,潜在起搏点可成为主导起搏点:由于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减慢,低于上述潜在起搏点的固有频率;由于传导障碍,窦房结冲动不能抵达潜在起搏点部位,潜在起搏点除极产生逸搏。房室交界区性逸搏(AVjunctionalescapebeats)的频率通常为40~60次/分。心电图表现为在长于正常PP间期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或逆行P波位于QRS波之前或之后,此外,亦可见到未下传至心室的窦性P波。
房室交界区性心律(AVjunctionalrhythm)指房室交界区性逸搏连续发生形成的节律。心电图显示正常下传的QRS波群,频率为40~60次/分。可有逆行P波或存在独立的缓慢的心房活动,从而形成房室分离。此时,心室率超过心房率(图3-3-6)。房室交界区性逸搏或心律的出现,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有关,并作为防止心室停搏的生理保护机制。
查体时颈静脉搏动可出现大的a波,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一般无需治疗。必要时可起搏治疗。
三、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atrioventricularjunctionaltachycardia)的发生机制与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最常见的病因为洋地黄中毒。其他为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风湿热或心瓣膜手术后,亦偶见于正常人。
心动过速发作起始与终止时心率逐渐变化,有别于阵发性心动过速,故称为“非阵发性”。心率70~150次/分或更快,心律通常规则。QRS波群正常。自主神经系统张力变化可影响心率快慢。如心房活动由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起搏点控制,可发生房室分离(图3—3-15)。洋地黄过量引起者,经常合并房室交界区文氏型传导阻滞,使心室律变得不规则。
治疗主要针对基本病因。本型心律失常通常能自行消失,假如患者耐受性良好,仅需密切观察和治疗原发疾病。已用洋地黄者应立即停药,亦不应施行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可给予钾盐、利多卡因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其他患者可选用ⅠA、ⅠC与Ⅲ类(胺碘酮)药物。
四、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简称室上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宴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已在本章第三节叙述)。此外,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逆行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习惯上亦归属室上速的范畴,但折返回路并不局限于房室交界区。因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一名称,包含属于不同发病机制、解剖上并非局限于房室结及其以上部位不同类别的心动过速,其含义欠精确,但目的尚无被一致接受的命名代替,因此,一直沿用至今。有学者推荐“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这一描述性的名词,为本书所采用。在全部室上速病例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90%以上。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VNRT)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
【病因】
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心动过速发作突然起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者。症状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快速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亦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若发作时心室率过快,使心输出量与脑血流量锐减或心动过速猝然终止,窦房结未能及时恢复自律性导致心搏停顿,均可发生晕厥。体检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表现为:①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③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波与QRS波群保持固定关系;④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图3-3-16)。
【心电生理检查】
在大多数患者能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双径路是指:①β(快)路径传导速度快而不应期长;②α(慢)路径传导速度缓慢而不应期短。正常时窦性冲动沿快径路下传,PR间期正常。最常见的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类型是通过慢路径下传,快路径逆传。其发生机制如下:当房性期前收缩发生于适当时间,下传时受阻于快径路(因不应期较长),遂经慢路径前向传导至心室,由于传导缓慢,使原先处于不应期的快路径获得足够时间恢复兴奋性,冲动经快路径返回心房,产生单次心房回波,若反复折返,便可形成心动过速。由于整个折返回路局限在房室结内,故称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图3-3-2)。
其他心电生理特征包括:①心房期前刺激能诱发与终止心动过速;②心动过速开始几乎一定伴随着房室结传导延缓(PR或AH间期延长);③心房与心室不参与形成折返回路;④逆行激动顺序正常,即位于希氏束邻近的电极部位最早记录到经快路径逆传的心房电活动。
【治疗】
(一)急性发作期
应根据患者基础的心脏状况,既往发作的情况以及对心动过速的耐受程度作出适当处理。
如患者心功能与血压正常,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颈动脉窦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右侧,每次5~10秒,切莫双侧同时按摩)、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诱导恶心、将面部浸没于冰水内等方法可使心动过速终止,但停止刺激后,有时义恢复原来心率。初次尝试失败,在应用药物后再次施行仍可望成功。
1.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首选治疗药物为腺苷(6~12mg快速静注),起效迅速,副作用为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面部潮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由于其半衰期短于6秒,副作用即使发生亦很快消失。如腺苷无效可改静注维拉帕米(首次5mg,无效时隔10分钟再注5mg)或地尔硫?0.25~0.35mg/kg)。上述药物疗效达90%以上。如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低血压或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尚未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时,不应选用钙拮抗剂,宜选用腺苷静注。
2.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静注洋地黄(如毛花苷C0.4~0.8mg静注,以后每2~4小时0.2~0.4mg,24小时总量在1.6mg以内)可终止发作。目前洋地黄已较少应用,但对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仍作首选。
β受体阻滞剂也能有效终止心动过速,但应避免用于失代偿的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以选用短效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50~200μg/(kg·min)较为合适。
3.普罗帕酮1~2mg/kg静脉注射。
4.其他药物合并低血压者可应用升压药物(如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或间羟胺),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心动过速。但老年患者、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等禁忌。
5.食管心房调搏术常能有效中止发作。
6.直流电复律当患者出现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应立即电复律。急性发作以上治疗无效亦应施行电复律。但应注意,已应用洋地黄者不应接受电复律治疗。
(二)预防复发
是否需要给予患者长期药物预防,取决于发作频繁程度以及发作的严重性。药物的选择可依据临床经验或心内电生理试验结果。洋地黄、长效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可供首先选用。洋地黄制剂(地高辛每日0.125~0.25mg),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缓释维拉帕米240mg/d,长效地尔硫〓60~120mg,每日2次),长效β受体阻滞剂,单独或联合应用。普罗帕酮(100~200mg,每日3次)。
导管消融技术已十分成熟,安全、有效且能根治心动过速,应优先考虑应用。
[附]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此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reentranttachycardia,AVRT)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个较常见的类型。这类患者存在房室旁路(见预激综合征),该旁路仅允许室房逆向传导而不具有房室前传功能,故心电图无预激波形,被称为“隐匿性”旁路。本型心动过速与预激综合征患者常见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经房室结前向传导,房室旁路逆向传导,称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相同的心电图特征:QRS波群正常,逆行P波位于QRS波群终结后,落在ST段或T波的起始部分。本型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可超过200次/分,心率过快时可发生晕厥。
治疗方法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相同。导管消融成功率高,应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