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导联位置详解(12导联体系)
心肌兴奋时,产生的微弱电流传导至人身体各处。心电图曲线就是用一定的导联从体表记录到的这种电流。临床上通常使用如下常规的12导联体系(Standard 12 lead)进行记录。 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 standard limb(extremity)lead为Einthoven最早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法。 标准导联Ⅰ:左、右手之间的电位差; 标准导联Ⅱ:左腿、右手之间的电位差; 标准导联Ⅲ:左腿和左手之间的电位差; 标准导联记录的电势大小具有:Ⅰ+Ⅲ=Ⅱ的关系。


导联反映的心脏部位 心电图记录的是心机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所以不一定与心脏解剖学位置完全一致。但是各个导联描记得波形可以较好地反映心脏各部分的变化。 解读心电图时,必须掌握哪个导联反映心脏哪个部位的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各个导联反映的心脏部位变化如下: 导联 心脏部位 I、aVL 心脏左室前侧壁 Ⅱ、Ⅲ、aVF 心室后壁、下面 aVR 心室内腔 V1、V2(V3R、V4R) 右室 V3(V4) 室间隔(右室和左室的移行部) V5、V6(有时V4) 左室 肢体导联:是从正面(上下左右方向)观察心电的变化。 胸导联:适合于从横断面(假设在某个水平面把心脏切成横切面)观察心电的变化。因为是单极导联,电极板置于距离心脏近的位置,所以可以充分反映电极板周围心机的变化。胸导联在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室内阻滞等疾病的部位诊断时有实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