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细胞因子
第七节细胞因子
一'、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经抗原活化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分 泌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 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间可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控制、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组 成细胞因子网络。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
(_)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简称白介素,由白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并在细胞间发挥 广泛炎症、刺激活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已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30余种。
(二) 干扰素
干扰素(interferon,IFN)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可分为I型和II型干扰素: I型干扰素包括IFN-aJFN-卩,由APC和成纤维细胞产生,有较强抗病毒转录复制作用;II型 干扰素即IFN-7,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通过激活APC功能和巨噬细胞、NK、CTL细胞功 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三)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肿瘤 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目前至少有19个成员,在调节适应性免疫、杀伤靶细胞和诱导细胞 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a和淋巴毒素(lymphot〇xin,LT,或 TNF-J3)。
TNF-a/卩主要生物学作用:①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 ②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③增强T、B增殖,促 进MHC- I类分子表达,增强Tc细胞杀伤活性;④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和分泌 IL-1JL-6等,促讲炎症反应首捽作用或制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栳作用下A脑体温调节
一'、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经抗原活化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分 泌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 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间可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控制、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组 成细胞因子网络。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
(_)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简称白介素,由白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并在细胞间发挥 广泛炎症、刺激活化作用的细胞因子。已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30余种。
(二) 干扰素
干扰素(interferon,IFN)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可分为I型和II型干扰素: I型干扰素包括IFN-aJFN-卩,由APC和成纤维细胞产生,有较强抗病毒转录复制作用;II型 干扰素即IFN-7,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通过激活APC功能和巨噬细胞、NK、CTL细胞功 能发挥抗病毒作用。
(三)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肿瘤 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目前至少有19个成员,在调节适应性免疫、杀伤靶细胞和诱导细胞 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a和淋巴毒素(lymphot〇xin,LT,或 TNF-J3)。
TNF-a/卩主要生物学作用:①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 ②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③增强T、B增殖,促 进MHC- I类分子表达,增强Tc细胞杀伤活性;④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和分泌 IL-1JL-6等,促讲炎症反应首捽作用或制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栳作用下A脑体温调节
中枢引起发热;⑥引起代谢紊乱,重者出现恶病质。
(I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是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 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干细胞生成因子(SC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IL-3)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0)等。
(五)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是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卩(TGF-p)、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
(六)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组由70〜9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的蛋白质(8〜10kD), 对免疫细胞具有浓度梯度依赖的趋化和激活作用。分为4种亚家族: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根据其结构特征分为免疫球 蛋白超家族受体(IgSF)、造血因子家族受体、干扰素家族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 化因子受体等多种类型。多数细胞因子受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单位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或 多聚体,通常包括一个特异性配体结合链和一个信号转导链。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共用亚单位 导致细胞因子功能的重叠。IL-2受体7链(7C)为IL-2R、IL-4R、IL-7R、IL-9R和IL-15R共 用。7c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穴基因缺陷的个体,由于上述多种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 导发生障碍,会发生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细胞因子受体多为跨膜分子, 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组成。此外尚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细胞因子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无处不在,没有细胞因子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免疫保护的 功能。
(一)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I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是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 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干细胞生成因子(SC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IL-3)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0)等。
(五)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是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卩(TGF-p)、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
(六)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组由70〜9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的蛋白质(8〜10kD), 对免疫细胞具有浓度梯度依赖的趋化和激活作用。分为4种亚家族:
- CC亚家族近氨基端有2个相邻的半胱氨酸(CC)。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KMCP- 1 ),对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 CXC亚家族氨基端有一个CXC基序。如IL-8可趋化多形核白细胞到达急性炎症 部位。
- C亚家族近氨基端只有1个半胱氨酸(C)。如淋巴细胞趋化蛋白(lymphotactin),对 T、NK和树突状细胞有趋化作用。
- CX3C亚家族近氨基端2个半胱氨酸之间隔3个任意氨基酸。如Fractalkine对单 核和T细胞有趋化作用。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根据其结构特征分为免疫球 蛋白超家族受体(IgSF)、造血因子家族受体、干扰素家族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 化因子受体等多种类型。多数细胞因子受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单位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或 多聚体,通常包括一个特异性配体结合链和一个信号转导链。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共用亚单位 导致细胞因子功能的重叠。IL-2受体7链(7C)为IL-2R、IL-4R、IL-7R、IL-9R和IL-15R共 用。7c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穴基因缺陷的个体,由于上述多种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 导发生障碍,会发生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细胞因子受体多为跨膜分子, 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组成。此外尚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细胞因子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无处不在,没有细胞因子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免疫保护的 功能。
(一)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 TNF-a、IL-l、IL-6和MCP-1等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促进中性粒、单核 细胞到达感染部位发挥作用。
- IL-2 JFN-7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杀菌、NK的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
- IL-1、IL-7、IL-12和IL-15等对7ST细胞有很强的激活作用。
- IL-1卩和TNF-a等可诱导DC的成熟与分化。
- IFN-7通过上调MHCI、11类分子和B7的表达,促进DC、单核-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
作用。
(一)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
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细胞因子血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和银屑病等。高细胞因子血症(hypercytokinemia)是致死性的全身性免疫反应,通常由微生物如 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多种细胞因子在短期大量分泌和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 TNF-a 和 IL-1 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因子。 IFN-a 是 SLE 和银屑病的致病因子。
(二)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
检测血循环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如IL-7水平升高和卵巢癌相关; IL-1卩和TNFa水平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
(三)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治疗
多种重组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抗体已被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如重组《干扰素(IFN-a) 治疗人毛细胞白血病、Kaposi’s肉瘤、慢性髓样白血病、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瘤、肾
袖喻處陋在杳偷小絕淑体市笄II H:!:鬼知7笄II肛水.舌打_•去广給兵楊Mr但
- 11^4、11^5、11^6、11^13和6细胞活化因子(6八??)等可促进6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 化为抗体产生细胞。
- 多种细胞因子调控B细胞分泌Ig的类别转换,如IL-4可诱导IgGl和IgE的产生, TGF-p和IL-5可诱导IgA的产生。
- IL-2JL-12和IFN-7诱导ThO向Thl分化并增殖,而IL-4促进ThO向Th2分化。
- TGF-卩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与功能。
- IL-2JL-6和IFN-7明显促进CTL的分化并增强其杀伤功能。
- Thl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互为抑制功能。
- IL-3和干细胞因子(SCF)等作用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以及多种定向的祖细胞。
- GM-CSF可作用于髓样细胞前体以及多种髓样谱系细胞。
- OCSF主要促进中性粒细胞生成、吞噬功能和ADCC活性。
- M-CSF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 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细胞生成。
- 血小板生成素(TPO)和IL-11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
- IL-7作用于淋巴样干细胞,是T细胞和B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早期促分化因子。
- TNF-a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
- IL-2、TNF、IFN-y可通过促进T细胞表达的Fas配体(FasL)结合靶细胞上的Fas,诱 导其凋亡。
- 转化生长因子p(TGF-p)刺激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表皮生长因子(EGF) 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皮肤溃疡和创口的愈合。
(一)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
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细胞因子血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和银屑病等。高细胞因子血症(hypercytokinemia)是致死性的全身性免疫反应,通常由微生物如 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多种细胞因子在短期大量分泌和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 TNF-a 和 IL-1 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病因子。 IFN-a 是 SLE 和银屑病的致病因子。
(二)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
检测血循环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如IL-7水平升高和卵巢癌相关; IL-1卩和TNFa水平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
(三)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治疗
多种重组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抗体已被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如重组《干扰素(IFN-a) 治疗人毛细胞白血病、Kaposi’s肉瘤、慢性髓样白血病、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瘤、肾
袖喻處陋在杳偷小絕淑体市笄II H:!:鬼知7笄II肛水.舌打_•去广給兵楊Mr但
功能衰竭和抗艾滋病药物引起的重组7 f扰素(IFN-7)治疗慢性肉芽肿疾病;重组粒细
免费下载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资料去[过考M】www.gu〇ka〇w.c〇m
化;重组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TNF-a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克隆 氏病、银屑病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强直性脊椎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抗体 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和视网膜黄斑变性(AMD)。
抑制细胞因子受体功能的多种制剂也被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EGFR)抗体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和头颈部肿瘤;重组IL-1受体拮抗蛋白或TNF-受体-Ig 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TNF-a嵌合抗体、人TNFa单克隆抗体被批准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克隆氏病、银屑病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强直性脊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