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药理

第1单元 慢性支气管炎
1.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柱状上皮的纤毛倒伏,甚至完全脱失、支气管腺体增生和黏液腺化生、支气管管壁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
3.慢性支气管炎咳痰的病变基础是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
4.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呼吸功能的最主要变化是小气道功能异常。
5.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
6.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吸烟。
7.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第2单元 阻塞性肺气肿
1.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其分型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阻塞性肺气肿发生呼吸衰竭的基本机制。
3.慢性支气管炎发生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基础是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炎。
4.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中最先发生的病理变化是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5.气道壁的结构重塑、胶原含量增加及瘢痕形成,这些改变是支气管通气受限的主要病理基础。
第3单元 支气管哮喘
1.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2.病因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异性反应相关。发病与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相关。
3.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气道炎症是导致AHR的重要机制之一。
4.用于鉴别COPD和支气管哮喘的试验是:支气管扩张试验。
5.典型病例一:患者,男,45岁,吸烟25年,有喘息咳嗽症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支气管哮喘。
6.典型病例二:患者,男,45岁。发作性呼吸困难5年,再发3d,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无咯血、发热,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1年。查体:血压135/90mmHg,呼气延长,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发生呼吸困难最可能的机制是:小支气管狭窄。
7.典型病例三:患者,女,31岁。反复发作性干咳伴胸闷3年,多于春季发作,无发热、咯血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次摄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常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无高血压病史。全身体检无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支气管激发试验。
8.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血气改变是:pH上升,PaO下降,PaCO降低。
9.典型病例四:患者,女性,25岁。2h前打扫室内卫生时突然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追问病史近3年来每年秋季常有类似发作。体检:两肺布满哮鸣音,心脏无异常。该病例为:支气管哮喘。
10.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11.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布地奈德。
12.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浆细胞产生使人体致敏的抗体是IgA。
第4单元 肺炎
1.肺炎临床上以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2.发生肺炎通过的途径。空气吸入;血液播散;邻近部位感染蔓延;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人工肺炎。
3.大叶性肺炎时。病变在肺大叶之间的蔓延是通过叶支气管这种途径进行的。
4.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
5.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共同点是都是间质性肺炎。
6.病毒性肺炎的特征性病变是间质性肺炎。
7.病毒性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上皮细胞内病毒包涵体。
8.非典型肺炎属于间质性肺炎。
9.肺组织切片检查,光镜下见细支气管上皮脱落,腔内及周围肺泡腔内亦有多少不等的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小叶性肺炎。
第5单元 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病因有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
2.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发病诱因。
3.房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
4.代偿机制主要包括Frank-Starling机制、心肌肥厚、神经体液代偿、RAS系统激活。
5.体液因子的改变有心钠肽和脑钠肽、精氨酸血管紧张素胺、内皮素等。
6.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7.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8.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和心肌病,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9.心室重构的概念包括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室壁应力增加、心室反应性肥大、肥厚心肌收缩速度下降,松弛延缓、心肌适度肥厚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心功能可维持正常、早期心脏肥厚对维护心功能有益。
10.心力衰竭时缓激肽生成增加。
11.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12.房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
13.典型病例:男,70岁,串有高血压30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年,间断双下肢水肿、少尿5年。近1个月上述症状加重,伴厌食和腹胀。查体:血压180/100mmHg,端坐位,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min,心律绝对不齐。双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肝肋下4cm,质软,有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有可凹性水肿。该患者最恰当的心功能评价为: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
第6单元 高血压
1.降压药物有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等。
2.降压药的应用原则: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二级以上高血压应联合应用;3种降压药联用时其中必须有利尿药;降血压和治疗方案应个体化;降血压达到目标后应继续用药,1~2年后方可缓慢减量。
3.属于α受体阻滞药的降压药是哌唑嗪。
4.妊娠患者最不宜选用的降压药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5.哮喘患者最不宜选用的降压药为β受体阻滞药。
6.高血压死亡原因最常见的为脑血管意外。
7.关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选择,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利尿药;伴糖尿病并有微量蛋白尿者--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伴妊娠者--钙通道拮抗药;伴痛风者--ARB。
8.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压180/100mmHg,心率65/min,尿蛋白(+),血肌酐正常,选用哪种降压药最合适?ACEI。
9.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原则是发生高血压急症,应迅速降压;单个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联合用药。
10.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是: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抑制激肽酶Ⅱ的作用;间接使PGI合成增多;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11.高血压病脑出血破裂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
第7单元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心肌氧耗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所决定。
2.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危险因素。
3.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粥样斑块形成的首要条件是:慢性、反复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4.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中纤维增生的主要细胞是平滑肌细胞。
5.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最高的部分是左前降支。
第8单元 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病因为风湿热,多是由链球菌反复感染引起。
2.二尖瓣关闭不全以风湿性损害最为常见。
3.退行性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病是65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见原因。
4.二尖瓣狭窄心功能失代偿期肺动脉压增高、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
5.二尖瓣狭窄所致大量咯血的机制是:肺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导致静脉破裂。
6.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关闭不全,是风湿性心脏病的常见组合;由于二尖瓣狭窄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使左心室扩大延缓;约2/3患严重二尖瓣狭窄病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尖部第一心音可不亢进。
7.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
8.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9.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病因为继发于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干根部扩张,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艾森曼格综合征。
10.典型病例:患者,男性,30岁。常感疲乏无力,劳累后感胸骨后疼痛,主动脉瓣区有喷射样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脉搏细微,X线检查有左心室肥厚及升主动脉扩张,最可能的诊断是狭:主动脉窄。
第9单元 肝硬化
1.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在组织学上表现为特征性的假小叶形成。
2.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3.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脾功能亢进。
4.男性肝硬化患者性欲减退、睾丸萎缩、肝掌的原因是雌激素过多。
5.肝细胞点状坏死的特点是坏死灶仅累及几个细胞。
6.最常导致肝硬化的DNA病毒是HBV。
7.在我国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
8.假小叶体积大小不等、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中央静脉偏位或缺如,可见汇管区。
9.肝硬化时下列临床表现中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的是蜘蛛痣。
10.肝硬化失代偿期时,肝功能减退的表现是腹水。
11.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的原因包括: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血小板质和量异常等。
12.肝硬化分为小结节性、大结节性、混合性3型,而以小结节性最常见。
第10单元 消化性溃疡
1.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病因。
2.幽门梗阻的典型特征是呕吐宿食。
3.初次诊断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最适合的是:质子泵抑制药+两种抗生素。
4.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是食管狭窄、食管腺癌、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等。
5.典型病例:男性,40岁。中上腹饥饿性隐痛反复发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抑酸药可缓解。4h前突然出现中上腹剧痛且腹痛持续存在。腹部检查:肝浊音界消失或缩小。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穿孔。
第11单元 上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最常见。
2.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呕血与黑粪。
3.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一般出血50~100ml即可出现黑便。
4.上消化道出血范围是Treitz韧带以上出血。
5.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
6.上消化道出血,为明确出血原因,最好行胃镜检查。
第12单元 急性胰腺炎
1.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2.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致病酶为胰蛋白酶。
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生自身消化过程最先激活的酶是胰蛋白酶原。
4.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休克。
5.典型病例一:男性,59岁。突发剧烈上腹痛8h,伴有恶心呕吐。查体:末梢循环差,血压95/60mmHg,巩膜无黄染,全腹腹膜刺激征(+),以上腹为重,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腹穿抽出血性液,为明确诊断,最有效的检查是腹穿液查淀粉酶。
6.典型病例二:男性,41岁。上腹疼痛7h,伴发热,体温35.5℃,频繁呕吐。查体发现上腹部肌紧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15×10/L。X线检查:膈下未见游离气体。为明确诊断,亟须检查的项目是血淀粉酶。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是禁食和胃肠减压。如果病人治疗期间出现上腹部包块,首先考虑的诊断是胰腺假性囊肿。
第13单元 泌尿系感染
1.上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常见途径,尤其是女性。
2.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70%以上。
3.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4.泌尿系感染停用抗生素的原则是病人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阴性。
5.铜绿假单胞菌常发生在尿路器械检查后;尿路结石者常见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杆菌。
6.典型病例:男性,40岁。4d前有不洁性生活史,现出现尿道口红肿、发瘁,流出脓性分泌物,尿道分泌物涂片见革兰阴性球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淋菌性尿道炎。
第14单元 肾衰竭
1.肾衰竭主要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2.庆大霉素对肾脏近端肾小管可产生明显的损伤。
3.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少尿期或无尿期,最为危险且需紧急处理的电解质失调是高钾血症。
4.典型病例:女性,28岁。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2年余,此次上呼吸道感染5d后又出现肉眼血尿。查体:双下肢微肿,血压120/80mmHg。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肾活检。
第15单元 肾病综合征
1.微小病变型肾病好发于少年儿童,所有病例均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发生率低,不出现肉眼血尿,无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本型90%对糖皮质激素敏感。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50%,其中IgA肾病占50%,好发于青少年。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疗反应与其病理改变轻重相关,轻者疗效好,重者疗效差。
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壮年人,50%~70%病例血清C持续降低,本病所致肾病综合征治疗困难。
4.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上80%病例呈现肾病综合征,有30%病例有镜下血尿,但无肉眼血尿,常在发病5~10年后才开始出现肾功能损害,本病极易发生肾静脉血栓,占40%~50%,20%~35%病人可自行缓解,60%~70%者早期经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可达临床缓解。
5.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使用原则一般是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6.诊断肾病综合征必须具备的依据是大量蛋白尿与低白蛋白血症。
7.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表现是尿蛋白定量>3.5g/24h。
8.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条件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9.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0.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若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型,首选的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11.男,35岁。诊断肾病综合征,用泼尼松60mg/d,2个月,尿蛋白由(++++)减为(±)。近1周发生上腹痛、烧心。应加用抑酸药。
第16单元 缺铁性贫血
1.一般正常人造血每天需铁量为20~25mg,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铁1~1.5mg才能维持铁平衡。
2.体内多余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
3.铁主要以亚铁的形式吸收,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吸收。
4.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妇女月经过多更为多见。
5.缺铁易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6.铁的吸收:以亚铁的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吸收。
7.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者。
8.在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中,最能说明体内贮备铁缺乏的指标是血清铁降低。
9.典型病例一:男性,74岁,渐进性乏力伴面色苍白2个月。查体为贫血貌,有反甲,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102/min,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79g/L,红细胞2.82×10/L,MCV 78fl,白细胞5.0×10/L,血小板220×10/L,首先考虑:缺铁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是血清铁蛋白。
第17单元 急性白血病
1.成人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多见,儿童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多见。
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未分化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幼红细胞的90%以上,至少3%细胞为过氧化物酶染色(+)。原粒细胞胞质中无颗粒为Ⅰ型,出现少数颗粒为Ⅱ型。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
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单核、幼单核及单核细胞≥80%.如果原单核细胞≥80%为M,<80%为M。
5.急性红白血病(M),骨髓中幼红细胞≥50%,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30%。
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
7.MIC分型即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相结合的分型。
8.急性白血病诊断必须具备: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9.典型病例一:女性,28岁,月经量多1年。近10日来经常有鼻出血。查体: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10/L,血小板30×10/L。骨髓检查:粒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巨核细胞增多,伴有成熟障碍,应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10.典型病例二:男性,17岁,发热,皮肤紫癜、齿龈肿胀1个月,皮肤散在紫癜,淋巴结、肝、脾大,白细胞42.0×10/L,分类可见原始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能被NaF抑制,过氧化物酶染色弱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第18单元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ITP以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
2.感染与80%的急性ITP病密切相关。
3.免疫因素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脏一般不增大。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第19单元 糖尿病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免疫介导和特发性两种亚型。
2.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其遗传易患性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强烈,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化、现代西方生活方式以及肥胖。
3.患糖尿病时,葡萄糖在肝、肌肉、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以及糖原输出增多是发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4.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量应为80g。
5.反映近2个月血糖水平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6.对糖尿病分型首选胰岛素释放试验。
7.典型病例:男,56岁,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晚10:00突起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查体:脉搏120/min,尿糖(-),尿酮(-),尿素氮10.0mmol/L,最可能为:低血糖昏迷。
第20单元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Graves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2.发病有一定家族倾向,并与HLA类型有关。
3.甲状腺自身抗原主要有TSH、TSH受体、甲状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及Na/I同向转运蛋白。
4.甲状腺呈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时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6.目前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甲状腺吸Ⅰ率测定。
7.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土壤、食物和饮水中含碘量低而长期摄碘量不足。
8.典型病例:女性,18岁。心慌、怕热、多汗、体重下降3个月,双手有细颤,突眼不明显,甲状腺Ⅱ度弥漫性肿大,质地软,有血管性杂音,心率108/min,两肺呼吸音清,考虑Graves病。为明确诊断,首先要检查:血TSH、FT、FT。
第21单元 系统性红斑狼疮
1.病理特征性的改变为苏木紫小体、洋葱皮样变性。
2.免疫复合物是导致SLE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典型皮肤损害为面部蝶形红斑。
4.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最特异的检查项目是抗Sm抗体。
5.典型病例一:男,27岁,日晒后暴露皮肤出现皮疹,对称性关节痛。查血小板下降,尿蛋白阳性,血ANA(+),最可能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6.典型病例二:女性,27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痛2个月,有时肿胀,伴不规则低热。体检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有压痛,肿胀不明显,无畸形。血白细胞3.2×10/L,尿蛋白100mg/dl,血沉35mm/h。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22单元 类风湿关节炎
1.病因可能与感染、遗传有关。
2.滑膜组织有大量CDT淋巴细胞浸润,其产生的细胞因子IL-2、IFN-γ也增多,故CDT细胞在该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与遗传基础即Ⅱ类HLA有关,具有HLA-DR4分子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4.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小关节受累多见,呈对称性,晨僵及活动受限。
5.除关节肿痛伴晨僵外,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最有意义的表现是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有无痛性皮下结节。
6.典型病例一:女性,50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是类风湿关节炎。
7.典型病例二:女性,50岁。反复双腕及指间关节痛伴晨僵3年。检查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有压痛,化验RF 1:160(+),对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影像学检查。
第23单元 脑血管病
1.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2.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肥胖。
3.基底动脉环是脑部的最重要的侧支循环。
4.脑的血液供应由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
5.两侧大脑前动脉之间由前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沟通,形成基底动脉环。
6.颈内动脉的分支包括眼动脉、后交通动脉、前脉络膜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
7.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脑血管畸形。
8.典型病例:男性,60岁。2h前与人争吵后突发头痛,吐咖啡色液体。查体:血压190/120mmHg,深昏迷、双侧瞳孔小,四肢瘫,颈部有阻力。四肢有阵发性强直出现,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部位可能为脑室。
第24单元 脑变性疾病
1.运动神经元病的病理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核及大脑皮质区锥体细胞选择性死亡。
2.多系统萎缩的病理主要累及纹状体黑质系统、橄榄脑桥小脑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等。
第25单元 周围神经疾病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上主要累及脊神经、脑神经,脑神经中又以面神经最常受累。
2.周围性瘫痪也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
3.符合面神经炎表现的是患侧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患侧不能闭眼、患侧不能鼓腮。
4.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病后5d出现严重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严重呼吸麻痹、构音含糊。首选的治疗是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
5.典型病例:患者,女性,因头痛、视觉障碍来院就诊。查体:双眼颞侧视野偏盲。考虑病变部位在视束。
第26单元 病毒性肝炎
1.甲肝病毒属RNA病毒,为单股RNA,IgM抗体测定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方法。
2.乙肝病毒属DNA病毒科,分包膜即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部分即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HBV-DNA以及DNA多聚酶两部分。
3.HAV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为嗜肝RNA病毒,主要在肝细胞胞质中复制。
4.丁肝病毒为缺陷型病毒,必须借助HBsAg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为单股负链RNA。
5.血清中检出HBV-DNA和HBeAg,说明病毒在复制,而HBV-DNA为最敏感最直接的HBV指标。
6.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乙型肝炎。
7.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HBcAg。
8.典型病例一:男性,44岁。发现HBsAg阳性9年,ALT时有增高。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近2周尿少。查体:神志清,扑翼样震颤(+)。实验室检查:ALT 176U/L,TBIL 432μmol/L,PT 38s(对照13s)。该患者应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
9.典型病例二: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IgG(+)。其3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垂直感染。
第27单元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HIV既有嗜淋巴细胞性又有嗜神经性,主要感染CDT淋巴细胞。
2.主要感染富于CD分子的T淋巴细胞和CD分子低表达的单核巨噬细胞。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孢子虫。
4.典型病例:男,40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西肉瘤,诊断应首先考虑艾滋病。
第28单元 伤寒
1.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可通过血清凝集试验检测抗体效价(肥达反应)来诊断。
2.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3.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在回肠末端。
4.病程可分为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形成期和愈合期。
5.细胞吞噬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形成的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6.典型病例:男,25岁。持续发热10d,体温开始为38℃左右,5d后持续高热,体温在39~40℃,伴腹胀和轻度腹泻。体检:体温40℃,呼吸26/min,脉搏86/min,精神淡漠。两肺无异常。心率86/min,律齐,第一心音偏低。腹胀、无压痛,肝右肋下2cm,软,脾左肋下1cm。血白细胞3.0×10/L,中性粒细胞0.75,嗜酸粒细胞0,单核细胞0.05,淋巴细胞0.20。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副伤寒。
第29单元 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原体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2.乙脑病毒常用消毒剂所杀灭,不耐热,对低温和干燥抵抗力较强。
第30单元 肺结核
1.结核病是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此种细胞免疫反应属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2.排菌肺结核病人的痰是最重要的传染源,飞沫感染是最常见传染方式,其次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3.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于成年人,其感染途径主要有内源性感染。
4.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增生、变质3种类型。
5.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于成年人,其感染途径主要有内源性感染。
6.作为重要社会传染源的肺结核临床类型是Ⅳ型。
7.结核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
8.成年人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类型是结核球。
9.典型病例:女性,22岁。右侧胸痛、低热、盗汗1周来院。查体:体温38℃,右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右肺结核。
第31单元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一氧化碳(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300倍,CO中毒使血液运输氧障碍,皮肤呈樱桃红色。
2.一氧化碳中毒时最先受累的器官是脑。
3.典型病例:男,50岁,昏倒在浴室中,被人发现送来急诊。体检: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该患者最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
4.对一氧化碳中毒有确诊价值的是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5.一氧化碳中毒现场急救首先采取撤离现场。
第32单元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有机磷杀虫药进入人体内,阻断乙酰胆碱酯酶分解,出现毒草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迟发性脑病,在症状消失2~3d后出现上、下肢感觉异常、瘫痪或精神失常等神经系统症状,原因为抑制神经靶酯酶所致。
3.中间型综合征,在中毒24~96h后突然死亡,原因是长期抑制胆碱酯酶,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的功能。
4.在有机磷中毒中,属烟碱样症状的是肌纤维颤动、肌肉强直性痉挛。
5.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脑病发生前,在中毒24~96h后突然死亡。其原因是胆碱酯酶长期受抑制,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的功能有关。
6.典型病例一:女性,22岁,就诊前40min口服敌百虫400ml,该患者洗胃不宜用碱性溶液。
7.典型病例二:男,30岁,因昏迷入院。查体:浅昏迷,呼吸有蒜味,瞳孔缩小,皮肤多汗,两肺布满湿啰音,心率130/min。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测项目是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