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第1单元 反流性食管炎
1.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抗反流屏障能力减弱: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障碍,LES压力降低为其发病主要原因;一过性LES松弛频繁;胃内压力增高;食管裂孔疝;摄入食物、药物等。
2.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异常的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胃排空异常;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
3.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不确定的疾病是反流性食管炎。
4.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在进食后1h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
5.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反酸、烧心伴胸骨后烧灼样痛。
6.胃食管反流病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
7.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
8.24h食管pH监测。正常食管内pH为5.5~7.0,以pH<4认定为酸反流指标。
9.药物治疗最佳方案是促胃肠动力药+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
10.对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作用最强的药物是奥美拉唑。
第2单元 胃、十二指肠疾病
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Hp)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1983年成功分离出来,并证实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有关。
2.Hp定植在胃窦、胃体部及十二指肠壶腹部胃腺化生上皮表面的黏液层。
3.Hp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粪-口或口-口途径传播。
4.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确定的疾病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
5.快速尿素酶试验是一种简便、价廉、快速首选的诊断方法。
6.组织学检查以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Giemsa染色效果为好,检出率高。
7.细菌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可靠的方法,是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
8.PCR检测技术较复杂且费用较高,适用于科研工作。
9.根除治疗方法。以质子泵抑制药为基础的三联根除治疗方案:质子泵抑制药+2种抗生素。
慢性胃炎
1.慢性活动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Hp感染。
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
3.多灶萎缩性胃炎(B型),表现为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多数由于Hp感染所致。
4.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表现为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由自身免疫引起。
5.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病人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PCA),伴恶性贫血者还可查到内因子抗体(IFA)。
6.A型胃炎可出现厌食、体重下降及贫血等症状。
7.A型胃炎胃酸降低,血清促胃液素增高;B型胃炎一般正常或有轻度障碍。
8.重度萎缩性胃体胃炎患者表现为胃酸明显减少。
9.萎缩性胃窦胃炎患者表现为胃酸正常或减少。
10.胃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
11.治疗。A型胃炎,以保护胃黏膜为主。胃酸偏高者需要抗酸治疗,抑酸药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必要时应用质子泵抑制药,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或泮托拉唑等。
12.典型病例一:男性,50岁,反复不规律上腹部胀痛4年,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判断该患者炎症活动的客观依据是胃黏膜内中性粒细胞增多。
13.典型病例二:男性,43岁。间断性上腹部不适2午。经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医生建议其服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均每日2次。上述药物的服用疗程应是7~14d。
消化性溃疡
1.分泌胃蛋白酶原的胃黏膜细胞是主细胞。
2.胃溃疡主要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损害因素增强所致。
3.Hp感染率在十二指肠溃疡为90%~100%,胃溃疡为80%~90%,Hp定植于胃型黏膜(胃黏膜和胃化生十二指肠黏膜)。
4.胃溃疡多位于胃角和胃窦小弯侧,即在(胃窦)与胃体交界处的幽门腺区一侧;十二指肠溃疡多位于球部前壁。胃溃疡常好发于胃小弯。
5.胃酸分泌增多较明显的疾病是十二指肠溃疡。
6.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幽门管溃疡与球后溃疡有症状不典型、药物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等特点。
7.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特点是空腹及夜间上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8.典型的胃溃疡症状是进餐后上腹痛,至下一餐前缓解。
9.Curling溃疡的病因是严重烧伤。
10.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
11.胃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X线钡餐检查直接征象可见龛影,对溃疡有确诊价值,良性者向外突出于胃、十二指肠钡剂轮廓之外。
1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13.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时腹腔抽出液为草绿色透明。
14.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是胃排空延迟。
15.不能作为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检验方法是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16.根除Hp治疗方法为以质子泵抑制药为基础的三联根除治疗方案:质子泵抑制药+2种抗生素。
17.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是出血。
18.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手术的适应证是溃疡病穿孔、应激性溃疡、胃后壁溃疡、溃疡病犬出血。
19.胃大部分切除患者出现贫血,其主要原因是内因子减少。
20.典型病例一:男性,58岁。反复上腹痛11余年,加重4个月,伴乏力。查体:结膜苍白,上腹部轻压痛。对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最有价值的检查是胃镜及活检。
21.典型病例二:男性,42岁,中上腹饥饿性隐痛反复发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抑酸药可缓解。患者4h前突然出现中上腹剧痛且腹痛持续存在,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穿孔。
22.典型病例三:男性,37岁。患十二指肠溃疡4年。运动后头晕、出冷汗,吐鲜血数口。查体:呼吸浅促,脉搏细速,血压降为80/60mmHg。估计其出血量至少>800ml。
23.典型病例四:男性,46岁,间断上腹痛4年,加重4个月,胃镜检查发现胃角切迹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其治疗方案首选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质子泵抑制药治疗,6周复查胃镜。
胃癌
1.早期胃癌,指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胃癌可发生于胃内任何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
2.进展期胃癌,指病变已超越黏膜下层。
3.胃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4.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常见部位是左锁骨上,占70%。
5.胃癌胃镜表现:早期胃癌分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
6.恶性溃疡内镜下表现:凹陷多超过黏膜层,黏膜颜色异常,边缘可有结节状颗粒。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病变周围有不规则结节,有时四周黏膜发红、水肿、糜烂,皱襞中断或呈杵状,顶端可呈虫蚀样。
7.典型病例一:男性,72岁,间断上腹痛21余年,2个月来加重伴饱胀,体重下降6kg,血红蛋白80g/L。最可能的诊断是胃癌。
8.典型病例二:男性,54岁。胃窦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3年,因上腹疼痛不适,进食后饱胀,消瘦、贫血入院。X线钡剂检查:胃空肠吻合口处有充盈缺损和狭窄,最可能的诊断是胃癌复发,再一步确诊的检查是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3单元 肝脏疾病
肝硬化
1.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病因是慢性病毒性肝炎。
2.再生结节及假小叶形成是小结节性肝硬化典型改变。
3.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是假小叶形成。
4.肝蒂内包含的结构包括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神经。
5.肝脏的血液供应来自门静脉的占70%~75%。
6.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两大类临床表现。
7.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包括的临床表现是消化道症状、内分泌紊乱、出血倾向和贫血、肝病面容。
8.门静脉高压症: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9.男性肝硬化患者性欲减退、睾丸萎缩、肝掌的原因是雌激素过多。
10.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脾功能亢进。
11.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正确的是门静脉压力增高、低白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12.肝硬化腹水产生机制为门脉压力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过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13.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血清检查是白蛋白。
14.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5.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16.最符合肝硬化腹水特征的是漏出液。
17.最符合原发性肝癌腹水特征的是血性腹水。
18.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具诊断价值的表现是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
19.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首先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采取有效止血措施。食管曲张静脉出血可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或套扎疗法。
20.典型病例一: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该患者应考虑为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阻塞。
21.典型病例二:男性,41岁,腹胀、腹部持续隐痛。发热2周,有肝炎史11年,近3年来乏力、纳差。面色晦暗,间断牙龈出血。查体:腹部膨隆,无肌紧张,全腹轻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下4cm移动性浊音阳性。最可能诊断的是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
22.典型病例三:肝硬化患者,近1周来发热、腹痛,腹水明显增加。腹水检查:淡黄,比重1.017,蛋白35g/L,白细胞0.6×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最可能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抗生素使用10~14d为1个疗程。
肝癌
1.我国最常见的肝癌由肝炎后肝硬化所致。
2.原发性肝癌绝大多数是肝细胞癌,肝细胞癌多在肝硬化的基础之上发生,胆管细胞癌多见于女性,混合型癌最少见。
3.早期原发性肝癌可表现为持续性低热、腹泻、可无症状与体征。原发性肝癌比较重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消瘦、贫血、黄疸、腹水、肝区肿块。
4.对肝癌的临床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是进行性肝大,质硬。
5.早期肝癌普查时,最有效和实用的方法是超声波检查加血清甲胎蛋白测定。甲胎蛋白升高可见于卵巢癌、睾丸癌、原发性肝癌,以及新生儿、妊娠期、活动性肝炎等。
6.肝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标准是指直径<5cm。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途径为肝内血行转移。肝癌晚期多发生肝内转移、易侵犯肝门静脉、可以直接侵犯膈肌、腹腔内种植。
7.肝癌常见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继发感染。
8.肝癌病人发生黄疸的原因有肝癌压迫肝胆管、肝癌细胞侵入胆管内形成癌栓、肝癌晚期、肝衰竭。
9.肝癌破裂出血可表现为突感头晕、心悸、右上腹部剧痛。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有肝动脉结扎、肝动脉介入栓塞、肝叶切除术、局部压迫填塞、切除不可结扎肝门静脉。
10.肝癌病人行肝叶切除的禁忌证是有肝外远处转移、癌瘤侵犯已超过肝的一半、有明显黄疸、肝门静脉有癌栓。对于肝癌伴有肝硬化病人,可以行小肝癌局部切除。
11.黄曲霉毒素与发病有关,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AFP增高者占80%。
12.Child-Pugh分级的判定,包括血清胆红素值、血清白蛋白值、是否存在腹水及其程度、凝血酶原时间长短、肝性脑病分级。
13.用干肝细胞癌病人普查、诊断、判断疗效和预测复发的检验项目应首选甲胎蛋白。
14.AFP是诊断肝癌中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阳性率为70%~90%。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AFP>500μg/L持续4周;AFP中等水平持续8周。
15.AFP>200μg/L持续8周可以诊断肝细胞癌。
16.胆管细胞癌AFP<20μg/L。
17.CT平扫+增强可显示直径在2cm以上的肿瘤,它是目前诊断肝癌的常用方法。
18.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能显示直径>1cm以上的肝癌结节。
19.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是目前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
20.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
21.典型病例一:男性,62岁。右季肋部胀痛、食欲减退、尿黄5个月。乙肝肝硬化病史9年。查体:肝肋下6cm,表面不平,质硬,压痛。AFP800μg/L,体重下降10kg。最可能的诊断是原发性肝癌。
22.典型病例二:男性,52岁,4h前起床突感头晕、心悸,右上腹部剧痛入院。查体示,贫血貌,右腹有压痛、反跳痛,血压70/50mmHg,体温36.9℃,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计数9.2×10/L。诊断可能是肝癌破裂出血。
肝性脑病
1.常见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感染,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应用安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和外科手术等。
2.临床分期标准及特点。①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应答尚准确。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②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计算力下降,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病人有明显病理征。③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抗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④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3.慢性肝病患者,血氨升高导致肝性脑病发生的机制,是干扰了大脑的能量代谢。
4.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主要表现是性格改变。
5.脑电图检查有诊断价值,且有一定的预后意义。诱发电位可对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包括亚临床脑病能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
6.简易智力测验对诊断早期肝性脑病包括亚临床肝性脑病最有用。
7.消除诱因是最重要的治疗。
8.肝性脑病患者可采用稀醋酸液灌肠。
9.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是减少肠内氨的形成和吸收。
10.肝性脑病注射支链氨基酸的主要作用是纠正氨基酸不平衡。
11.典型病例:男性,48岁。发现肝硬化已6年。2d前与朋友聚餐时出现呕血,鲜红色,量约1000ml。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经输血、补液和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自1d前起出现睡眠障碍,并出现幻听和言语不清。化验检查示:血氨130μg/dl,血糖5.6mmol/L,尿素氮7.2mmol/L。患者近1d出现的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肝性脑病。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案是应用降氨药物。
酒精性肝病
1.肝硬化一般需每日摄入乙醇80g持续10年。
2.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乙醇代谢物乙醛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加合物,使肝细胞受到免疫反应的攻击;乙醇代谢导致小叶中央区缺氧;乙醇代谢中产生的活性氧损害肝组织;乙醇代谢导致依赖NAD的生化反应减弱而依赖NADH的生化反应增强;激发免疫炎症反应,加重肝细胞损伤。
3.肝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Mallory小体为酒精性肝炎阶段特征。
4.酒精性肝病治疗最重要的措施是戒酒。
第4单元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1.胆道疾病中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
2.正常情况下胰液进入十二指肠首先被激活的是胰蛋白酶原。
3.在急性胰腺炎的各项检查中,最早出现异常的是血清淀粉酶。
4.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5.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的时间是6~12h。
6.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特殊体征可见胁腹部皮肤呈灰紫色斑(C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
7.Grey-Turner征、血钙<2mmol/L提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8.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起病2~3周后形成脓肿;急性胰腺炎假性囊肿形成的时间一般是病后3~4周。
9.血钙低于1.75mmol/L反映胰腺坏死,为预后不良征兆。
10.治疗原则:减少胰腺分泌;加强支持治疗;解痉、止痛;预防、治疗感染;防治并发症。
11.典型病例一:女性,46岁。饱餐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13h,向后背部放射,屈曲位腹痛减轻,伴呕吐。有胆囊结石病史。查体:腹软,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肠鸣音减弱。血白细胞15×10/L。X线检查:膈下未见游离气体。最可能诊断的是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本措施是禁食和胃肠减压。
12.典型病例二:女性,42岁,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内科正规治疗2周后体温仍在38~39℃,左上腹部压痛明显。尿淀粉酶256U/L(Winslow法),血白细胞计数16.4×10/L,可能性最大的是并发胰腺脓肿。
13.典型病例三:男性,45岁。大量饮酒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保守治疗2d,病情持续恶化,并出现休克。查体:体温38.9℃,脐周及背部可见大片青紫瘀斑,上腹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减弱。首先考虑的诊断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为明确诊断,首选的辅助检查是腹部B超。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肠麻痹的患者时,不宜应用的药物是抗胆碱药。
14.典型病例四:男性,60岁,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于保守治疗中,尿量逐渐减少,无尿2d,出现气促、全身水肿,血压180/92mmHg,心率120/min,听诊闻及两下肺布满细湿啰音,查血钾7.0mmol/L,BUN25.2mmol/L,肌酐577μmol/L,目前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及时紧急透析。
慢性胰腺炎
1.在我国以胆道疾病的长期存在为主要原因。
2.典型病例可出现五联症,有上腹疼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囊肿、糖尿病及脂肪泻。
3.慢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是腹痛。
4.最能支持慢性胰腺炎诊断的是CT检查胰腺增大、有钙化影。
5.胆道或胰实质造影显示特征性损害。
6.对胰腺外分泌不足所致腹泻、腹胀需要足量的胰酶制剂替代治疗。
7.典型病例:男性,43岁,反复上腹疼痛6年余,平卧时加重,弯腰可减轻,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腹部摄X线片左上腹部钙化,可能的诊断为慢性胰腺炎。
第5单元 腹腔结核
肠结核
1.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侵犯肠道的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病变多位于回盲部。
2.增殖型肠结核患者经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是便秘、腹痛、腹部包块、发热,不常出现腹泻。
3.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可见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4.治疗原则:早期、规律、适量、全程抗结核治疗。
5.典型病例一:女性,22岁,低热,便秘腹泻交替4年,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最具诊断意义的检查是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
6.典型病例二:女性,40岁,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3个月。5年前曾患肺结核。体格检查:右下腹可扪及一固定包块,X线钡餐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最可能的诊断是肠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
1.本病的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等为常见的原发病灶。少数病例由血行播散引起,常可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关节、骨、睾丸结核,并可伴结核性多浆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2.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腹腔病变直接蔓延。
3.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与盗汗、腹痛、腹胀、腹水、腹部肿块、腹部柔韧感。柔韧感是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4.结核性腹膜炎腹痛规律是持续性腹痛。
5.腹水检查:为草黄色渗出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血性。比重一般超过1.016,蛋白含量在30g/L,白细胞计数超出5×10/L(500/μl),以淋巴细胞为主。
6.最可能为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的是腹水比重>1.018,李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
7.胃肠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肠粘连、肠结核、肠瘘、肠腔外肿块等现象,对本病诊断有辅助价值。
8.对结核性腹膜炎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腹腔镜检查+腹膜活检。
9.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常用3~4种药物联合强化治疗,疗程长。
10.渗出性结核性腹膜炎的最佳的强化治疗方案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
11.典型病例:女性,30岁。腹胀2个月,伴低热、盗汗、关节痛。查体:腹部膨隆,腹壁柔韧感,全腹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为渗出液。最可能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
第6单元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1.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全层性炎症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
2.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等肠外损害。
3.克罗恩病的最常见并发症是肠梗阻。
4.本病的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与正常肠段相互间隔,界限清晰,呈跳跃区的特征。
5.Crohn病最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肠壁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
6.黏膜面典型病变有:溃疡、卵石状结节、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瘘管和脓肿。
7.结肠镜及X线钡餐检查可协助诊断。
8.本病大多数主张药物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用于本病活动期,主张剂量足、疗程长。
9.紧急手术指征:急性小肠梗阻;并发中毒性巨结肠,保守治疗无效者;急性阑尾炎不能排除者;急性肠穿孔和严重肠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肠内感染灶用抗生素不能控制者。
10.克罗恩病的手术指征包括肠内瘘、慢性肠穿孔、肠管狭窄、持续出血。
11.不能作为克罗恩病长期维持治疗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12.典型病例一:女性,30岁,3年来反复腹痛腹泻,粪便为糊状,无脓血。结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近回盲部纵行溃疡,溃疡周围黏膜呈鹅卵石样,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间黏膜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克罗恩病。
13.典型病例二:男性,34岁。反复右下腹痛2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克罗恩病。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溃疡性结肠炎
1.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2.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3.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点。肠外表现包括: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
4.典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便的特点是黏液脓血便。
5.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并发症是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出血、癌变、急性肠穿孔。
6.组织学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7.轻度病人每日腹泻<4/d,便血轻或无,无发热和脉速,无或轻度贫血,血沉正常。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间。重度腹泻频繁,>6/d,有明显黏液脓血便,有发热、脉速,血沉加快,血红蛋白下降。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8.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剂量足、疗程长。
9.溃疡性结肠炎轻度活动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5-氨基水杨酸制剂。
10.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正确的是特别适合于重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11.紧急手术指征:并发大出血、肠穿孔,特别是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状者。
1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容易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的情况是重症患者接受胆碱能受体拮抗药时。
13.典型病例一:女性,27岁。反复腹泻及脓血便3年多,抗感染治疗无效。近2个月大便每日4~6次,均为脓血便。低热,体温37.6℃。便前左下腹痛,便后缓解,里急后重。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溃疡性结肠炎。
14.典型病例二:男性,32岁。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3年。近2周腹痛加重,高热。体检:体温39.1℃,心率112/min,贫血貌,腹部膨隆,全腹有压痛,肠鸣音消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溃疡性结肠炎并发中毒性巨结肠。不宜选做的检查是结肠镜检查。
第7单元 缺血性肠病
1.病变部位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
2.本病以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症、心力衰竭、心房纤颤、休克的老年病人多见。
3.病变特点,早期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出血及水肿,黏膜呈暗红色。晚期出现表层黏膜坏死、溃疡形成,病变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
4.临床特点为痉挛性左下腹痛或脐区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或便血。
5.治疗上立即给予抗凝和足量、广谱而有效的抗生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护肠黏膜细胞功能的恢复。
第8单元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1.FD发病的因素有精神心理障碍、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感觉异常、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2.FD诊断标准(罗马Ⅲ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以下1条或多条: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3.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餐后0.5~3h腹痛持续加重。早饱、上腹胀、嗳气亦为常见症状。不少病人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4.治疗方法主要是经验性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1.目前认为精神心理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是IBS发病机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临床表现以腹痛最常见,疼痛程度不一,部位不固定,排便或排气后缓解。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性状改变,大便不成形或稀水样。表面有黏液,但绝无脓血。大部分病人可有失眠、头晕、头痛、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的规律是疼痛-排便-缓解。
4.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运动功能并常性腹泻。
5.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特点是精神紧张可使症状加重。
6.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下述标准,在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d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后症状缓解;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
7.治疗应强调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8.典型病例:女,32岁,慢性腹泻伴失眠2年,大便每日2~3次,常带少量黏液,无脓血便,以精神紧张时加重,反复粪便致病菌培养阴性,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为肠易激综合征。
第9单元 上消化道出血
1.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肿瘤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因素。
2.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
3.上消化道出血范围是Treitz韧带以上出血。
4.上消化道出血最少见原因是血管畸形。
5.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呕血与黑粪。
6.粪便隐血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10ml,每日出血量达50~70ml时出现黑粪,短时间内胃积血达250~300ml,可出现呕血。
7.上消化道出大出血是指失血量>1000ml。
8.出血超过400~500ml时可出现循环障碍表现,出血量达全身出血量的30%~50%时,即可产生休克。
9.急诊胃镜检查是指出血后24~48h内进行者,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
10.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常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原理是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诱导的止血作用需要在pH>6.0时才能有效发挥;相反,新形成的凝血块在pH<5.0的胃液中会迅速被消化。
11.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标志:血红蛋白稳定,症状稳定。
12.为明确出血原因,待病情稳定后,最好行胃镜检查。
13.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
14.典型病例一:骨关节炎患者服阿司匹林后出现黑便,应首先考虑急性胃炎出血。
15.典型病例二: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止血措施最不恰当的是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
16.典型病例三:男,62岁,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3个月,因饮酒后呕咖啡样物150ml,柏油样便300ml来诊,无肝病史。查体:血压90/60mmHg,脉搏100/min,血红蛋白90g/L,上腹部轻度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其止血措施最好选择泮托拉唑静注。
17.典型病例四:男,46岁。呕血6h入院。查体:脉搏120/min,血压80/55mmHg。神志不清,营养状况差。巩膜明显黄染,腹壁可见静脉曲张,肝肋下可触及,质地较硬,边缘较钝,脾肋下6cm,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该病人呕血最可能的原因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
18.典型病例五:男,38岁。3h前突然呕鲜血约1000ml来院,3年前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查体:贫血貌,血压90/60mmHg,脉搏120/min,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6×10/L,血小板60×10/L,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措施是急诊内镜下行食管静脉套扎治疗。
第10单元 下消化道出血
1.下消化道出血指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包括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及肛门的出血。
2.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上常见原因为恶性肿瘤、肠息肉及肠道炎症性疾病。
3.便血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为下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
4.内镜检查是下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术中内镜检查是确诊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5.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经内镜及X线检查未能发现病因时,应行选择性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