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医学

您的位置:主页 > 临床医学 > 临床二区 > 普外肛肠 >

改良II-III期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的案例观察

2019-04-13     来源:未知         内容标签:改良,II-III,期,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的,案例,

导读:摘要:改良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II-III期混合痔能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操作简单、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

摘要:改良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II-III期混合痔能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操作简单、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相对简单的II-III期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内痔套扎术(RPH)治疗II-III期内痔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II-III期内痔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采用改良RPH术,对照组70例采用内痔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便血持续时间;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内痔套扎术治疗II-III期内痔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改良内痔套扎术治疗II-III期内痔临床疗效观察

图片来源:123RF

 

关键词:内痔;改良RPH术;内痔切除术;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internal hemorrhoid ligation (RPH)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in stage II-III. Methods: 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stage II-III hemorrhoi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8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RPH, 7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hemorrhoid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pain du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blood stool duration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95.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1.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nd the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ain and bleeding)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l hemorrhoid lig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I-III hemorrhoi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exact, safe and effective,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atients with small pain,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mixed hemorrhoids; modified RPH; external liga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科病房收治的内痔患者,采用改良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内痔患者68例,同期对比观察行内痔切除术患者7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138例内痔患者。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讨论制定的《痔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性疾病者,患有糖尿病、传染病疾病者,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者,不能配合手术者。所有患者一律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8例,其中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36例,平均年龄(35±2.32)岁,平均病程(6±1.12)年;对照组70例,其中女性患者34例,男性患者36例,平均年龄(37±2.65)岁,平均病程(5±1.34)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行清洁灌肠,术前6h禁食水,预防应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内痔套扎术,手术过程:以弯止血钳钳夹内痔基底部,再以7号丝线贯穿钳底痔组织并做“8”字缝扎,剪除止血钳上部的痔组织。治疗组采用改良内痔套扎术,手术过程:插入喇叭筒肛门镜,对齿线上截石位3、7、11点内痔位于同一平面的上一平面的截石位3、9点直肠黏膜组织进行自动套扎,当吸引器压力达到-0.08KPa时释放乳胶圈,观察套入的组织为大小约为1.5×1.5cm充血黏膜组织,再以消痔灵注射液和无菌注射用水按1:1混匀后的混合液注射于胶圈内黏膜组织,同法将截石位3、7、11点的母痔区行自动套扎术,注意使其“错落有致”,即保证三个手术部位不在同一平面上,避免术后形成肛门狭窄,套扎后亦用消痔灵稀释液注射被套扎的痔组织内,其次再在胶圈外侧黏膜组织内注射稀释液1-2mL。两组术后12h禁止排便,连用3d抗生素,普食并保证大便通畅。

1.3 观察指标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伤口愈合情况一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伤口迁延难愈。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s。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11 治疗组68例,痊愈5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治疗组70例,痊愈52例,好转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4%;观察组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12  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疼痛持续时间及便血持续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消退时间比较(`x±s)


3、讨论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发病率高,且在逐年增加,痔疮不仅会令人尴尬,还会令人苦恼与烦躁。紧张忙碌的现代工作和生活,很容易造成心理压力,从而使人生活不规律,饮食及生活习惯不规律也会影响到正常的消化系统,当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时就容易引起腹泻和便秘,而腹泻和便秘是诱发痔疮的主要原因之一。痔疮大多是因为直肠末端黏膜下静脉和肛管皮肤静脉丛扩张或屈曲而成,它是一种慢性疾病,有内痔、外痔、混合痔之分,混合痔作为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上较为复杂,成因主要是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成为一体而形成。治疗混合痔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很多都存在术中术后痛苦大,住院时间长,术后伤口出血、水肿、尿潴留等常见并发症[1]。

随着我们对肛门直肠病理生理及解剖认识的不断加深,治愈疾病不再是手术的唯一目的,患者对微创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程度保护肛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改良内痔套扎合外痔切除术做为治疗II-III期混合痔的新型术式,目前已经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混合痔的经典术式即外剥内扎术是通过血管钳纵向夹持内痔黏膜组织,该术式缺点是无法向上悬吊脱垂性内痔,近些年流行的PPH术虽然相对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但仍有问题亟待解决,如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发生率相对较高,手术费用相对昂贵,远期疗效不确定等一系列缺点。改良内痔套扎术将脱垂性内痔向上悬吊,同时将内痔的母痔区套扎并应用消痔灵稀释液注射,使得内痔短期内坏死并脱落,从而消灭内痔,本实验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如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便血消退时间、肛门坠胀消退时间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改良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II-III期混合痔能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操作简单、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相对简单的II-III期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相浩.内痔套扎外痔剥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11(3):106-107.

[2]施捷,金杰,李建中等.内痔套扎加缚扎固定外痔剥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