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相关知识与解读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关注八月 时间:浏览: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WBC)计数 “危急值”:<2.5x109/L ; >30x109/L 成人参考值: (4.0~10.0)x109/L

化脓性细菌所致炎 症、急性中毒、尿 毒症、严重烧伤等。 妊娠后期及分娩期、 疼痛、情绪激动等 可有生理性增加。 病毒感染、伤寒、 副伤寒、再生障碍 性贫血、肿瘤化疗 后等。
白细胞计数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 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 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 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 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浓度(HGB)测定 “危急值”:<50g/L >200g/L n 参考值 110~160g/L
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鉴定贫血。 贫血的分度 n 轻度:正常下限~>90g/L; 中度:60~90g/L n 重度:30~60g/L; 极重度:<30g/L
血红蛋白浓度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 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 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 和 B12结合力、氧饱和度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 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


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PLT) n 参考值:(100~300)x109/L 增加: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 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等。 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化疗 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危急值”:<20x109/L 或 >1000x109/L

血小板计数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0×109/L 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 间等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 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 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 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600×109/L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 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 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

凝血功能试验 1.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2.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功能试验--APTT “危急值”:>70秒
参考值:20~40秒 临床意义: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指标。 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多种凝 血因子缺乏,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最可靠 的过筛试验之一,主要用于发现轻型血友病。 其余内源性因子缺乏或抗凝物质增多也可使 APTT延长。 缩短见于DIC、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

APTT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5秒:若APTT超过此值,则应测定病人的肝脏功 能、凝血因子缺陷及循环抑制物,这些试验包括血 清胆红素、白蛋白、PT、与正常人血浆混合后的 APTT及凝血因子分析。 45秒:若病人使用肝素治疗,APTT仍少于45秒, 则应适当加大肝素剂量。 90秒:若应用肝素治疗,已使APTT大于100秒,则 应将剂量减少,以避免自发性出血。
凝血功能试验--PT “危急值”:>30秒(口服抗凝剂者除外) 参考值:9~13秒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Ⅱ Ⅴ Ⅶ Ⅹ及纤维蛋白原)、DIC、严重肝病、抗凝物质 增多,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PT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4.5秒:测定超值过此时间,且已知有肝病的患 者,至少有50%的可能性与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应测定凝血因子水平,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等项目。 16秒:对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 测定值低于此值,则说明抗凝不足,应加大用药 剂量。对即将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若PT测定值 大于此值,则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 30秒: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 PT测定值大于此值,提示治疗剂量过大,应考 虑减低剂量。



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危急值”<40mmHg
参考值:80~100mmHg
临床意义:判断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
轻度:80~60mmHg;
中度:60~40mmHg;
重度:<40mmHg


PaCO2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危急值”>65mmHg或< 20mmHg     参考值:35~45mmHg
临床意义:判断呼吸衰竭类型和程度的指标。 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和Ⅱ型
35mmHg: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中毒。
45mmHg:高于此值且PH<7.35,表明为呼吸性酸中 毒。
50mmHg:高于此值,表明换气衰竭,应予以合适的介入治疗。
70mmHg:高于此值,尤其是急性升高,多可引起昏迷


血气分析—酸碱度(PH)
“危急值”:<7.2;>7.55   参考值:7.35~7.45
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失调中机体代偿程度的重要指标。
<7.35失代偿性酸中毒>7.45失代偿性碱中毒

PH若低于7.30,且PCO2>40mmHg,PO2<60mmHg, 表示有呼吸衰竭,应进行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PH低于7.35为酸中毒,在单纯酸碱失调中,呼 吸性酸中毒常为PCO2>45mmHg,代谢性酸中毒 则H2CO3<20mmol/L
PH高于7.45为碱中毒,在单纯性碱失衡中,呼 吸性碱中毒为PCO2>35mmHg,代谢性碱中毒则 为H2CO3>26mmol/L


血清电解质检测—血钾测定
“危急值”:≤2.5mmol/L;≥6.5mmol/L 参考值:3.5~5.5mmol/L
增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急性肾衰少尿期、 口服或静脉输注钾过多、输入大量库存血等。
降低:长期低钾饮食、禁食、严重腹泻、呕吐、 肾衰多尿期、长期使用利尿剂等

血钾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0 mmol/L此值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若测定值低 于此值,可能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 心律失常,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5.8 mmol/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首先应排除 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若测定值高于此值,应 借助其他试验查找高钾原因,并考虑是否有肾小 球疾病。 7.5 mmol/L高于此值的任何钾浓度都与心律失常 有关,故必须给予合适治疗。(首先也应排除试 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血清电解质检测—血钠测定
“危急值”:<120mmol/L ; >160mmol/L 参考值:135~145mmol/L
增高:严重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 性醛固酮增多症。
降低:呕吐、腹泻、肾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应用利尿剂治疗等。

血钠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15mmol/L等于或低于此水平可发生精神错乱、疲 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 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故在测定值降至 115mmol/L时,应尽快确定其严重程度,并及时进 行治疗。 133mmol/L此值稍低于参考范围下限,测定值低于 此值时,应考虑多种可能引起低钠的原因,并加作辅助试验,如血清渗透压、钾浓度及尿液检查等。 150mmol/L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应认真考虑多 种可能引起高钠的原因。

血清电解质检测—血氯测定
“危急值”:<80mmol/L;>125mmol/L 参考值:98~108mmol/L

氯的主要生理功能与钠相同,维持体内的电 解质、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血清氯的水平 大多数与血清钠水平相平行。由于氯离子与碳 酸氢根离子的逆反关系,亦使血清氯的水平有 所改变。 血清氯降低:1.低钠血症。2.不伴有低钠血 症: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血清氯增高:1.高钠血症。2.部分的代谢性 酸中毒(高氯血症性酸中毒):重度腹泻所致 的胃肠道碳酸氢根丢失,近端型与远端型肾小 管酸中毒等

90mmol/L低于此水平,应考虑低氯血症的多种原 因。120mmol/L高于此水平,应考虑多种高氯血症的 原因,并同时可作多种辅助诊断试验如血清Na、 K 、Ca、HCT等

生化检验—血钙测定

“危急值”:<1.6mmol/L ;>3.5mmol/L 参考值:2.1~2.55mmol/L

 
1.75mmol/L血钙浓度低于此值,可引起手足抽 搐,肌强直等严重情况,故应根据白蛋白浓度 情况,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2.74mmol/L当测定值大于此值时,应及时确定 引起血钙升高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甲状 旁腺机能亢进,所以要作其他试验,予以证实 或排除。
3.37mmol/L血钙浓度超过此值,可引起中毒而 出现高血钙性昏迷,故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 措施。


生化检验—血糖(GLU)测定
正常值:3.9~6.1mmol/L n “危急值”: 成人 : <2.2mmol/L;>22.2mmol/L;增高: 1、糖尿病、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等; 2、应激性高血糖如心肌梗死、颅脑外伤等; 3、胰腺病变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4、生理性增高:剧烈运动、餐后1-2h等。
降低1、胰岛素分泌过多; 2、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 3、严重肝脏疾病; 4、饥饿等可引起生理性降低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主 要用于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 n 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用于评价 ,反映近 1~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糖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2.8mmol/L禁食后12小时血糖测定值低于此值,则 为低血糖症,可出现焦虑、出汗、颤抖和虚弱等 症状,若反应发生较慢,且以易怒、嗜睡、头痛 为主要症状,则应作其他试验,以查找原因。 7mmol/L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此值,可考虑糖尿病 的诊断,但应加作糖耐量试验。 10mmol/L饭后1小时测得此值或高于此值,则可高 度怀疑为糖尿病。

生化检验—肌酸激酶(CK)测定参考值24-194U/L 危急值> 600U/L 临床意义: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内, 血清CK增高表示产生CK的组织细胞崩溃。 增高见于1.心肌疾病(CK-MB):心肌梗塞,心肌 炎或中毒性心肌病,除颤之后,冠状动脉造影 术后,心脏按摩后。2.骨骼肌疾病(CK-MM):肌 营养不良,肌炎或中毒性肌病,肌损伤,肌肉 内注射,横纹肌溶解,全身性癫痫抽搐发作后, 外科手术后。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K-BB): 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外伤后,脑瘤,抽搐发作, 脑膜炎,脑炎。

100U/L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则可排 除许多种与CK升高有关的疾病,同时此值也可 作为病人的对照,用于与以后的CK测定值比较。
240U/L急性心肌梗塞后1~2天内,可高于此水 平,其他有关诊断试验,如CK-MB,可帮助确 诊。
1800U/L当测定值高于此水平时,患其他疾病的 可能性高于患单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包括横 纹肌炎,震颤性谵妄、癫痫(epilepsy)等。此时 应及时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以便确诊。
生化检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成人:0-24U/L CK-MB为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诊断心肌梗死 有重要意义
24U/L高于此值,且有持续性临床表现(胸痛、 心电图显示特异性改变等),提示为急性心肌 梗塞,应及时进行治疗。
90U/L高于此值多由于非心肌性CK-MB释放,如 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应采取其他有关诊 断方法,予以确诊。




 

(本文转载仅作分享,以上图文信息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告知删除!电话:13133721358黄生) 原文阅读↙
关注广告图

相关文章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