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医学课程 > 护士资格考试VIP版理论精讲 >
结核病目前是全球性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所有传染性疾病中,结核病是成年人的首要死亡原因。
一、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部最为常见。排菌肺结核病人为重要传染源。
(一)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核菌属分支杆菌,染色具有抗酸性。抵抗力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曝晒下2h或煮沸1min能被杀死。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多发生的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全身毒性症状:常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多为干咳、继发感染时痰液呈黏液脓性且量增多;咯血,咯血量不等,多次或大咯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胸痛:可为结核性胸膜炎首发或主要症状。并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渐进性呼吸困难。
2.体征: 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可有胸廓塌陷,纵隔、气管向患侧移位。
* (三)辅助检查
1.痰结核菌检查 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最简便的方法。痰菌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具有传染性。
2.X线检查 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且可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3.结核菌素试验
目的:测定人体是否受过结核菌感染。
纯洁素(PPD)试验
方法:通常取0.1ml纯结素,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h观察结果。
结果: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1)小于5mm为阴性。2)5~9mm为弱阳性。3)10~19mm为阳性。4)≥20mm或不足20mm但出现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判断
1、阳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若呈强阳性,常提示活动性结核病;3岁以下强阳性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须予治疗。
2、阴性反应: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人体免疫力、变态反应暂时受抑制情况,如麻疹、百日咳、严重结核病;各种危重病人、营养不良、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和老年人;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四)治疗原则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1)常用药物
杀菌剂: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吡嗪酰胺。
抑菌剂: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氨硫脲、卡那霉素等。
(2)化疗方法:
1)常规疗法:使用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水杨酸12~18个月。
2)短程疗法:联合用异烟肼、利福平等2个以上杀菌剂,6~9个月。
3)强化阶段:在开始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其后是巩固阶段,每周2次用药至疗程结束。
2.对症处理
(1)高热或大量胸腔积液者: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目的:以减轻炎症和变态反应,促进渗出液吸收,减少纤维组织形成及胸膜粘连。
(2)咯血
1)小量咯血—安静止血,患侧卧位,止咳,镇静
注意: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强镇咳药,以免因抑制咳嗽反射及呼吸中枢,使血块不能排出而引起窒息。
2)咯血较多时—--患侧卧位
给予脑垂体后叶素5U加入50%葡萄糖40ral中,缓慢静注。此药同时引起冠状动脉和子宫平滑肌收缩,故高血压、冠心病及孕妇禁用此药。
3)咯血窒息是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
(3)胸腔穿刺
1)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需及时抽液以缓解症状。
2)一般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L。以防抽液过多可使纵隔复位太快,引起循环障碍。
(五)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活动性肺结核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肺结核传播及化疗方面的知识。
3.体温过高 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干酪型肺炎等有关。
4.有传染的危险 与开放性肺结核有关。
5.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有关。
6.有窒息的危险 与大咯血有关。
(六)护理措施
1.做好隔离,预防传染
1)消毒隔离:痰菌(+)进行呼吸道隔离、室内通风、外出戴口罩。
2)控制传染源:注意打喷嚏,防飞沫传染,嘱病人不随地吐痰,将痰吐在纸上用火焚烧,消毒餐具。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减少肺结核的发生;药物预防:在开放性肺结核(即排菌者)的家庭内,对结素试验阳性且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成员、结素试验新近转为阳性的儿童可服用异烟肼预防。
2.促进身心恢复
3.观察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利福平可:黄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变态反应
链霉素:耳聋和肾功能损害
对氨基水杨酸:胃肠道刺激、变态反应
异烟肼: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反应
乙胺丁醇:出现球后视神经炎
4.营养: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
5.做好高热病人护理
6.咯血护理
(1)心里护理
(2)安排休息:
1)一般静卧休息能使小量咯血自行停止。
2)大咯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对肺结核病人还可防止病灶扩散。
(3)及时应用药物,注意避免药物禁忌和不良反应。
(4)饮食:
1)大咯血者暂禁食。
2)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
3)多饮水及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5)做好窒息的预防及抢救配合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咯血时不要屏气,应尽量将血轻轻咯出,否则易诱发喉头痉挛,出血引流不畅形成血块,造成呼吸道阻塞、窒息。
②准备好抢救用品,一旦出现窒息: A立即置病人于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B迅速用机械吸引,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
③气道通畅后,若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按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七)健康教育
1.要管理和控制病人:
2.指导病人防止疾病传播
①有条件的病人应单居一室,室内保持良好通风,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需要住院治疗,需进行呼吸道隔离。②注意个人卫生,严禁随地吐痰。③餐具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同桌共餐时使用公筷,以预防传染。④被褥、书籍在烈日下暴晒6小时以上。⑤病人外出时戴口罩。
3.教育病人家属要给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接种卡介苗。
4.密切接触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有关检查。
5.指导病人调理日常生活。
6.指导病人用药,强调坚持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7.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二、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一)发病机制
由于小儿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入侵的结核杆菌易通过血行播散而引起结核性脑膜炎。
(二)临床表现
典型结脑起病缓慢,临床可分为3期。
1.早期(前驱期) 约1~2周。主要症状为性情改变,精神呆滞,易疲倦或易激惹,可有低热、盗汗、消瘦及不明原因的呕吐。
2.中期(脑膜刺激期) 约1~2周。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体温增高,惊厥。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是结脑最主要和常见的体征。婴幼儿以前囟饱满为主。此期还可出现面神经瘫痪等脑神经障碍。
3.晚期(昏迷期) 约1~3周。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朦胧、半昏迷甚至昏迷。惊厥频繁发作。患儿极度消瘦,最终因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脑疝死亡。
(三)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呈毛玻璃状;白细胞增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增加;糖和氯化物均降低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可确诊。
2.胸部X线检查 胸片证实有血行播散对确诊结脑有意义。
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诊断有帮助。
(四)治疗原则
主要抓住两个重点环节,一是抗结核治疗,二是降低颅内高压。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
(五)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颅内高压、脑疝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及消耗增多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4.焦虑(家长) 与患儿病情重、预后差有关
(六)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及早发现颅内高压或脑疝。
2.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时齿间应置牙垫,防舌咬伤。
3.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利尿剂、抗结核药物等,注意液体的速度和药物的副作用。
4.配合医生作腰穿、侧脑室引流等,做好术后护理。
5.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能量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昏迷、不能吞咽者,可鼻饲和静脉补液。
6.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和床铺的清洁平整,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大小便。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眼膏或用纱布覆盖,保护角膜。每日口腔护理。
7.采取呼吸道隔离。
8.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给予耐心解释和心理上的支持,使其减轻焦虑,配合治疗护理。
(七)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坚持全程、合理用药,做好病情及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定期门诊复查。对留有后遗症的患儿,指导家长掌握对患儿进行康复锻炼的方法,如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活动与按摩,失语患儿进行语言训练等。